看这三地如何打造“零碳之城”

来源:科技日报 2021-11-30 12:06:02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版《世卫组织全球空气质量指南》指出,空气污染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环境威胁之一,应通过降低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水平来保护人类健康并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700万人因空气污染死亡。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尽管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但日常温室气体的排放通常伴随着其他一些有毒气体。英国清洁空气基金执行董事简·伯斯顿表示,清洁空气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新前沿。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各个城市如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减少空气污染呢?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官方发文介绍了伦敦、布宜诺斯艾利斯、新加坡市等三个城市在交通方面减少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

伦敦:超低排放区限制汽车尾气

英国伦敦分管环境与能源的副市长雪莉·罗德里格斯介绍说,空气污染是伦敦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环境威胁。

在伦敦,有数百万人暴露于空气污染中,有20万人患有哮喘,而空气污染加剧了这种情况。交通是排放二氧化氮(NO2)和细颗粒物(PM2.5)的最大“贡献者”,这些非常微小的潜伏在我们四周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巨大。因此,伦敦在减少污染方面的努力从交通开始。

2019年,伦敦在城市核心区域划定设立了世界首个24小时“超低排放区”,提出尾气排放量超过标准的机动车进入该区域将被收取额外费用。简单来说,当车开进该区域时会被抓拍,有专人将其与数据库进行核对,检查车辆型号并判断排放是否超标。如果超标,就得支付12.5英镑,如不按时支付,将被罚款。

罗德里格斯称,这项措施的成效已经显现。短短几年内,该区域NO2浓度降低了大约44%,PM2.5降低了27%,碳排放量下降了约6%。

伦敦市长萨迪克·汗表示,其目标是努力使伦敦在2030年之前成为一个净零碳城市。“除了其他规划,交通是最大的杠杆之一。”

布宜诺斯艾利斯:利用技术让公共交通按需服务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负责交通的副市长胡安·何塞·门德斯称,城市的交通拥堵会导致更多的时间浪费,这是一种成本;同时产生更多的排放,这是另一种成本。他强调,需求管理对城市来说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可将上述成本转化为更好的决策、更少的拥堵和排放,从而建设一个更好的城市。

布市的城市公交车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在相同的路线、相同的车站间运行。“可能有这种情况:凌晨3点,你在城里坐公交车,车里空无一人,而且30—35分钟才能等到车。”门德斯说,“按需服务是利用技术实现的,例如,我们可以重新安排公交车站。与其让乘客走到五个街区外的公交站,不如让公交车停在离你很近的地方。我们可以在公共交通需求很低的夜间这么做。”

门德斯介绍说:“我们还可以改换车辆,凌晨3点换作一辆小汽车来接乘客,而非使用现在这样的大型公交车。夜里,乘客也不必在离家很远的地方等车,因为公交车很可能在离家50米远的地方接到你。”

新加坡市:两大层面着手打造净零碳城市

地区通行证制度是新加坡市从1975年—1988年实施的一项道路收费制,指机动车在进入新加坡市道路上设置的控制区域之前,需要购买纸质通行证。这是一种用车限制措施,旨在控制高峰时段中央商务区的交通拥堵。

新加坡市陆路运输局首席创新与交通技术官蓝维善介绍说,陆路交通是新加坡市第三大碳排放源,仅次于能源和工业。因此,新加坡市正努力让市民意识到,为控制气候变化,要在交通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管理层面,新加坡市的目标是建立更加完善的快捷运输系统,方便市民乘坐交通工具出行,让80%的居民实现从家到地铁口步行不到5分钟。

在技术层面,新加坡市致力于车辆电气化,即推动更多人购买并驾驶零排放电动汽车。“我相信这不仅对环境有益,对城市整体发展也有益,这有利于人口稠密的新加坡市应对气变挑战。”蓝维善说。

除了上述三个代表性城市,还有许多国家的城市和地区致力于发展净零碳城市。如新西兰的惠灵顿,自2001年以来一直在收集碳数据,他们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来制定明确的强有力的净零计划,以保证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又如比利时的鲁汶有个非营利性的合作组织,汇集各方资源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联合投资。

应对空气污染,控制气候变化,各个城市的努力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越来越多的城市行动起来,打造清洁环保的净零碳之城,我们离世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会更近一步。

关键词:

为你推荐

Copyright   2015-2022 人人家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